贺谦 2015年10月入职,现任研发三部总监。

【诺峰之星】贺谦:不懈追求,打造技术巅峰


    高高的个头、白皙的面庞、魁梧的身材,话未出口脸上已流露出淡淡的笑容。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爱说爱笑,性格爽朗,一副不知愁滋味的样子。这样的性格,这样的神情,似乎没什么事情会给他带来烦恼,任何事都难不住他。

他叫贺谦。


接受重担,面对挫折强力支撑


加入诺峰之前,贺谦已在自动化行业闯荡了五六年。在这期间,诺峰在业界的良好口碑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吸引了贺谦的关注。怀抱着对公司的兴趣和绝对信心,贺谦于2015年入职公司。

那时候,诺峰正处于转型阶段,追求高难度、高标准。如何超越行业、超越自我是摆在诺峰人眼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经过对市场的考察和客户的走访,公司决定设计研发全自动软对硬贴合机。

全新的机型、全新的设备、全新的领域,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没有任何可以查询的资料,一切都是未知,一切从零开始。

领导把这个重担交给了有行业经验的贺谦。

项目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公司另派了三名工程师和贺谦一起负责项目,而贺谦则独力担起其中一半左右的工作量。

研发过程中的困难不言而喻,在连续奋战多日后,项目毫无进展,这对团队每一个人的自信和毅力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有人开始打退堂鼓。

贺谦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个自动退出项目的兄弟离开时的黯然伤神。

“技术难度太高了,我感觉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能力有限,兄弟扛不住了,你们继续好好干吧,希望能出现奇迹,祝你们好运!”

贺谦鼓励他说:“再坚持一下吧,我们当初都预料到会不容易的,要不公司也不会专门安排我们来做了。”那人摇摇头:“算了,就这样吧,再见。”在贺谦一再的挽留下,他还是走掉了。目送他走出好远,贺谦才收回自己的目光。在回首的一刹那,他看到另外两个伙伴眼中那飘忽不定的神情,这种游离的眼光令贺谦心中狂跳不止,他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短短一周之内,两个人也相继退出。贺谦担心的最严重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因为项目难度太大,从设计方案到成机,几个月时间里,负责这个项目的团队从最初的四个人,到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孤军奋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还要坚持下去吗?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可以吗?贺谦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贺谦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

贺谦陷入独木难支的困惑和疑虑当中。

贺谦默默地走在街头,路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当初接受任务时,他也曾预料到了任务的艰巨性,因此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计划,他希望通过团队无坚不摧的力量共同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那么长时间过去了,项目几乎没什么重大进展,就像一个在黑暗涵洞里摸索前行的人,一直走呀走呀,走了好久好久,始终身处黑暗中,抬头望去看不到一丝光亮,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继续走下去还有意义吗?能看到金光四射的光明吗?

起风了,风很大。随即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贺谦此刻也需要一场风雨,一场洗刷一切、涤荡混沌的风雨。

他在一个公交站牌下躲雨,不经意间看到了一只蜘蛛。

蜘蛛正在织网。

风雨飘摇中,渺小的蜘蛛的努力显得那么的徒劳:它刚刚拉好一根丝,就被大风吹断了。又辛辛苦苦拉好一根丝,随即被雨水打断了。如此反复好几次,蜘蛛拉出的六七根丝都被拦腰截断。

风雨太大了,贺谦想,小蜘蛛今天晚上没法结网捕食了。转眼间,小蜘蛛又一次开始织网。

小蜘蛛太不自量力了。前后三次都失败了。贺谦不禁为小蜘蛛感到悲哀和同情。然而,小蜘蛛毫不气馁,再一次发起冲锋。一步、两步、三步……成功了,小蜘蛛拉好了一根丝!小蜘蛛乘胜追击,它迅速转身,快速移动着身体,很快织好了第二根丝。紧接着,第三根、第四根……眼看着小蜘蛛的网就要织好了。

贺谦回过神来,感觉热血沸腾。他从小蜘蛛的身上反观自己,既羞愧又激动。一个小小的蜘蛛尚且为了目标全力以赴,何况七尺男儿!他从小东西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没有想到自己和小蜘蛛的一次邂逅,竟让他重新恢复了勇气,充满着斗志,他瞬间感觉力大无穷,他就在那时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刻苦攻关 锲而不舍终获成功


贺谦仔细研究设备的构造和运行轨迹,他发现关键的问题就是单转盘的工作效率很低,直接导致了线体的整体运行速度降低。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再提高软胶贴合时的速度和精确度,达成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找到问题的根源,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解决了。贺谦想,如果改为双转盘不就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了吗?可是,要改造一款设备的构造以提高生产效率,谈何容易?

贺谦所要解决的难题很多。撕膜、拍照、对位、贴合等工序要在3.5秒内全部完成;产品不可出现如杂质、气泡等任何品质不良现象。软质胶品的取放和贴合要符合设计工艺,并做到丝毫不差……繁杂的工序、极高的精度、严苛的材质,特别是对良率和效率的要求已远远超出全行业的标准。

贺谦从此疯狂般地投入到设备的设计和研发中去。

经常主动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有些时候甚至通宵达旦。对技术成功的渴望,对机械设备的梦想一直支撑着他。

临近年关,当所有同事都已离厂回家团聚的时候,贺谦却选择留守公司继续钻研。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贺谦偶尔也会抬起头来,出神地望着天空中不时绽放的烟花;他也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捕捉空气中传来欢快喜庆的新年音乐。但一想到董事长的信任和肩上的重任,他马上调整思绪,继续刻苦攻关。

我们也许无法体会贺谦心中所承受的孤独和困惑,也无法体味家人的不理解所造成的亲情压力,更无法体验面对一项高新技术时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贺谦,就是背负着这些,夜以继日地一直奋战在研发一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贺谦的不懈努力下,这款凝聚着他几个月心血的全自动软对硬贴合机终于设计研发成功,并顺利量产。

贺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技术人才的勇于担当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展现了诺峰人不甘人后、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


组建三部,再立新功


贺谦还未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董事长就给他下达了新的任务。此刻的诺峰面临产业转型,应市场需求的变化,需要研发全新的机型,以充分应对新的形势。换句话说,贺谦要完全放弃自己的得意之作,转而投入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

董事长把组建研发三部的任务交给他。

那时,研发三部就他一个人。贺谦又要一次从头开始,白手起家。

贺谦的焦急可想而知:人从哪里来?贺谦回忆起那段日子,至今感慨颇多。

贺谦调动全部的社会资源,铺天盖地的在朋友圈打起了招聘广告。QQ、微信、短信、邮箱……那段时间,贺谦所有的个人空间全是招聘信息。有的朋友甚至打趣问他:“你是在倒卖人口吗?”还有人直接质疑他的动机:不就是组建一个部门吗?搞得好像收容所一样!

对于这些声音,贺谦都只是淡淡一笑不置一词。既然做出了接受的选项,就必须面对所要承受的一切。

贺谦决定改变策略,用事实说话,只有你把具有说服力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才能让他们接受你的说法和观点,认同你的思想和做法。

人们再次看到贺谦的招聘广告时,发现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差别。不再只是心急火燎的召唤,不再只是生硬刻板的文字,更多的是图片和数据:诺峰干净整洁的厂区、诺峰技术先进的设备、诺峰印刷精美的画册、诺峰的发展历程、诺峰的年度产值、诺峰的业界地位……这些图文并茂、具有极强视觉冲击力和行业信誉度的资料彻底改观了大家对贺谦的看法、对三部的认识、对诺峰的了解。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开始从四面八方赶来加入公司,聚于贺谦的麾下。

短短不到一个月,研发三部就汇集了20多位青年才俊,三部的“人才荒”成为过往,部门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充足的人才储备为设备的设计研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一批科技含量高、工艺复杂、技术领先的设备先后研制成功,投入量产并迅速占领市场。

指纹全自动DAF/水胶一体机就是三部的“代表作”之一。设备主要配件由日本进口,